今天是:
站内搜索:
11月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供销双侧显弱势,市场面临下行压力
发表时间:2017-12-20 09:54     责任编辑:朝阳山人      点击量:4966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17年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99.4%,创下近十个月以来的最低。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均自高位回落,库存指数升幅继续扩大。数据表明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销双侧均显弱势,商品库存持续积压,市场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在北方气温下降、采暖季工地停工增加,以及年末资金紧张因素影响下,预计后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趋弱。

一、商品整体供应减少

11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为98.2%,时隔九个月以后,商品供应量再度出现环比减少的局面,显示随着北方限产的全面铺开,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生产企业开工率逐步下降,市场供应明显减少。各主要商品中,除铁矿石、汽车供应有所增长外,其余品种均呈现减少的态势,且汽车供应增速明显减缓。

 

1、钢铁供应持续下降

11月份,钢铁供应指数为99.3%,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格局,显示随着环保限产逐步推进,国内钢铁生产受到明显抑制,供应端持续收缩。从钢厂的生产情况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7236万吨和917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1%和下降1.6%。当月粗钢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33.42万吨和296.1万吨,较9月份日均产量分别下降2.51%和5.06%。10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为最近5个月以来的低点,钢材日均产量为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是首次低于300万吨水平。11月15日开始,北方限产已全面铺开,钢厂高炉开工率降至历史低位,国内钢铁产量进一步下滑。数据显示,截止11月24日,全国163家钢厂开工率63.1%,周环比下降7.07%,剔除淘汰产能的利用率为78.81%,同比下降8.9%,周环比下降7.27%;近期唐山高炉开工率是56.82%,建材开工率是26.13%,带钢开工率只有67.9%,型材开工率是43.48%。另据中钢协数据显示,11月中旬会员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7.18万吨,旬环比减少2.99万吨,降幅1.66%。近期限产风波从华北开始蔓延至华东,安徽、江苏等地钢厂纷纷接到限产通知,预计后期钢厂产量的降幅或超出市场预期,供应收缩也将持续对钢价走势形成提振。

2、能源类商品供应减少

受火电、焦炭等下游产品生产放缓的影响,国内原煤生产和进口量均有所减少,市场供应有所下降。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原煤供应较上月减少4.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原煤产量为2.8亿吨,较9月份减少1457.6万吨,同比增长1.5%,增速比9月份回落6.1个百分点;日均生产914.7万吨,比9月份减少79.1万吨。当月国内煤炭进口量为2128万吨,同比下降1.4%,增速由正转负,较9月份减少580万吨。

受成品油批发价格增幅回落的影响,国内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加之前期消费较高,11月份国内成品油供应略有减少。11月份,成品油供应指数为98.7%,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回落走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7.4%,增速较9月份回落5.3个百分点;日均加工量162.9万吨,比9月份减少1.5万吨。与9月份相比,主要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速均有回落,汽油、柴油和煤油分别回落9.0、5.6和8.7个百分点。

3、铁矿石供应明显增加

11月份,铁矿石供应指数为111.8%,升幅较上月扩大7.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升幅扩大,且连续六个月呈现增长态势。从该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持续推进,国内市场铁矿石供应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近期北方地区钢厂高炉限产全面铺开,全国高炉开工率降至历史地位,国内铁矿石供应压力进一步增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12007.4万吨,较9月份增加94.8万吨,连续三个月呈现环比增加的态势,同比增长3.9%。另据海关统计,10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7949万吨,环比减少2334万吨,同比减少131万吨,下降1.6%。虽单月进口量降至2016年3月以来的新低,但今年前十个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89623万吨,同比增加5306万吨,增长6.3%。而从各大矿山公布的三季度报告来看,三季度四大矿山共计发运2.79亿吨,环比增加405万吨。从全年完成目标来看,四季度仍有2.9亿吨的发货量需完成,环比三季度增加1095万吨。综合来看,后期国内铁矿石供应压力仍较为严峻。

二、终端需求淡季回落

11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后再度出现回落局面,指数创近七个月以来的最低,显示大宗商品市场终端需求和前期相比出现明显下降。从终端市场情况来看,由于环保停工叠加季节性淡季,1-10月份投资增速再次回落,地产、基建、制造业三大投资增速全面下滑。1-10月份,国内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速比1-9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1-10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长4.27%和4.13%,增幅较1-9月份分别减缓0.5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下游两大产业需求增速持续下滑。加之财政部对近18万亿元PPP入库项目大清理启动、发改委收紧地铁项目审核,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此外,从家电市场来看,10月份国内主要家电品种均显现产量减少的局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空调、洗衣机、冰箱产量分别为1347.3万台、658.3万台和813.2万台,较9月份分别减少11.7%、8.4%和3.9%。整体来看,当前大宗商品需求环境正在恶化。

 

1、钢市需求淡季不淡

11月份,钢铁销售量较上月增长2.9%,是全部调查品种中升幅最大的,显示钢市淡季不淡,需求表现良好。11月份南方地区建筑工程仍处于施工旺季,北方地区部分工程也在抓紧施工进度完工,工地采购量持续处于高位,而钢价的上涨更是刺激了终端以及中间商的备货热情,市场成交情况持续活跃。11月份,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数高达65.4%,较上月显著上升9.5个百分点,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第二高点。另外,11月份西本新干线监测的沪线螺终端日均采购量环比回升15.36%。

2、能源类商品需求下滑

11月份,能源类商品销售量均是在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后,再现减少局面,其中,原煤销售量较上月减少1.5%,成品油销售量较上月减少2.1%。近期水电不足、火电超发的需求正在快速扭转,另外近期环渤海地区的“气代煤”及高耗能行业限产也为煤炭冬季需求高峰腾挪了更多的空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火力发电同比下降2.8%,降幅比9月份扩大2.3个百分点,降幅进一步扩大。

国内成品油市场,随着国内气温下降,且多地降雨偏多,使得汽油需求受抑。而柴油需求尽管北方地区降温,提振负号柴油需求,部分基建户外工程赶工也对需求有支撑,但后期开工率逐渐降低,加上北方错峰限产也对需求有影响。10月份国内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069.12万吨,环比减少1.8%;10 月国内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535.75 万吨,环比增加4%,

三、商品库存有所积压

11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103.4%,升幅较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升幅连续两个月扩大。从本月指数的情况来看,虽然本月供应端出现收缩,但由于高利润使得前期商品生产持续处于高位,在消费端进入传统的淡季后,商品库存开始出现积压,市场供应压力整体加大。从各主要商品库存情况来看,本月均呈现增长态势,其中,成品油库存量止跌回升。而其他品种中,除钢铁库存增速有所放缓外,各商品库存均呈现增速加快的走势。

 

1、钢铁库存增幅放缓

11月份,钢铁库存指数为100.5%,连续四个月呈现增长态势,但增幅在持续两个月扩大后,本月有所放缓,增幅较上月放缓1.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钢铁行业库存增长有限,行业“去库存化”开始显现。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836.15万吨,较10月末减少163.4万吨,减幅16.34%,较去年同期减少12万吨,减幅1.41%。本月社会库存持续大幅下降,并降至多年来的历史低点,尤其是线材、螺纹钢库存单月降幅为近年来罕见。从钢厂库存来看,据中钢协数据显示,截止11月中旬末,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227万吨,旬环比增加29.8万吨,增幅1.7%。较10月中旬末减少4.15%,较去年同期减少6.81%。与去年同期相比较,全国钢材市场库存减少12万吨,钢厂库存减少90万吨,市场库存和钢厂库存合计较去年同期减少102万吨,而上月为增加25万吨。总体来看,当前无论是钢厂库存还是社会库存,都处于多年来的最低水平,钢市供应压力明显缓解。

2、铁矿石库存持续增加

11月份,铁矿石库存指数为104.4%,连续两个月上升,且升幅有所扩大,显示在钢厂开工率明显降低的背景下,铁矿石需求逐渐萎缩,库存开始积聚。数据显示,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过去8周中有7周出现增长,截至11月24日,当周铁矿石库存增长0.4%至1.3848亿吨,创出了8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照此势头,港口库存将直逼6月份创下的1.415亿吨的最高纪录。今年迄今,港口库存已累计增长22%。

从以上情况来看,淡季需求不足的迹象有所显露,商品库存整体增长,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供需矛盾开始显现。虽说商品生产整体进入下降通道,但后期如果产量下降幅度达不到预期,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仍难以改变,特别是中国经济数据回落,已经引发市场对后期需求的担忧,与此同时,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也将会冲击大宗商品市场,预计后期商品价格或将有所回落。

1、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中国需求的忧虑

从10月份发布的宏观数据来看,多个重要宏观数据不及预期。中国10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2.5%至5038亿千瓦时,9月同比增长5.3%;中国1-10月份发电量增长6%至5.1944万亿千瓦时,1-9月同比增长6.4%。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预期10.5%,前值10.3%。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3%,预期10.4%,前值10.4%。中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预期6.3%,前值6.6%。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7%,预期6.7%,前值6.7%。10月份我国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中国需求的忧虑,利空大宗商品。

2、美国经济平稳有序,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美国经济稳定对大宗商品市场意义重大,而目前的美国经济表现平稳。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数据表明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环比增长3%,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2.6%,同比增长2.3%,较二季度的2.2%进一步提升。良好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的基础即美国各大公司已逐渐走出前期的衰退,实际上大多数美国大企业的业绩在好转、盈利在增加。这种好转也体现在不断创新高的美国股市上。11月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经季调后,美国10月份失业率为4.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是2000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良好的就业形势也表明经济运行平稳。

美联储11月22日公布的上一次货币政策例会纪要显示,如果未来信息显示美国经济的中期前景大体不变,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近期再次加息可能是合理的。今年以来低迷的通胀数据一度使投资人认为美联储可能调整加息的脚步,但随着经济持续稳健增长、就业情况持续好转,美联储倾向将低迷的通胀数据视为短期现象,截至11月22日,据外媒的全球利率概率(WIRP)显示美联储在12月加息的概率已经超过95%。美联储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召开今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例会,如果美联储如期加息,对商品和股市走势都可能会形成短期冲击。